怡伶的故事:AI改變人生軌跡

 

怡伶是一位23歲的肢體重度、語言輕度障礙者,從國立和美實驗學校畢業後,進入醒吾科大數位設計系就讀。在校期間,怡伶展現出非凡的創意和設計才能,但同時也面對著身體上的困難與溝通上的障礙。儘管身體障礙使其求學過程受阻,但仍一直對電子繪圖充滿熱情。了解到AI技術後,便開始利用AI工具進行創作,繪圖的效率獲得顯著提升。雖然生成的作品仍需手動修正,但這也省下了大量時間去從無中生有。

 

怡伶的成長:居家就業計畫中的突破

 

在腦麻基金會,怡伶不僅僅是參與者,更是改變的見證者。畢業後,參加身心障礙者居家就業輔導計畫,怡伶學會了許多應用技能,像是使用Canva製作海報,利用ChatGPT撰寫社群媒體貼文等。剛開始,怡伶也會感到緊張,但在老師的指導下,很快就上手了AI工具,這些新技能使其能夠參與更多工作項目,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收入。

 

這是生活上的轉變,更是心理上極大的鼓舞,讓其更有信心和動力去迎接未來的挑戰。這是身心障礙者進行社會追求的典範,透過自我努力與社會支持,找到一份工作,證明每一個人都具有無窮的潛力。怡伶開心地表示:“能靠自己的力量賺到錢,真的很感動。”

 

日常支持:家庭與社區的愛心守護

 

怡伶很幸運,日常生活充滿了愛與支持,父母雖然工作繁忙,但總是會抽出時間幫助其行走,從來沒有一絲怨言;而且未曾感受到外界的異樣眼光,周圍的人們都非常友善,讓怡伶的性格也總是樂觀開朗。加入腦麻基金會,與其他學員一起學習,都令怡伶感到愉悅且充滿成就感。

 

這些點點滴滴,每一個人的支持和鼓勵,都讓其更加堅定了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生活的信念。

 

AI技術與身心障礙者共譜生命樂章

 

AI技術的引入,為腦麻基金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。這些智能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,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參與更多樣化的工作。怡伶和其他身心障礙者一樣,利用AI工具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式,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
 

不過,怡伶使用過後發現,AI功能強大、資料眾多,但其本身的侷限性,導致在搜索大量資訊的同時,容易產生冗詞贅字、語句怪奇的問題,甚至根本答非所問。雖然便利,但仍免不了自己修正這些小錯誤。

 

意外的是,有輕度語言障礙的怡怜,在使用語音辨識功能時,AI仍能完全理解其語意,令怡伶感到十分驚喜,再配合老師的指導操作,很快就能上手,並將其作為生產力工具,創造無限的可能。

DSC_0443